闲聊老北京的“饽饽”

分类: 下载365APP手机客户端 时间: 2025-09-02 10:08:53 作者: admin 观测: 8887
闲聊老北京的“饽饽”

点击标题下方“凌洲业话”蓝色字体、

曾听网上有人说:“真正的老北京人管糕点叫饽饽、从来不叫点心,因为古时候对犯人实施剐刑的第一刀叫‘点心’”。个人觉得纯属无稽之谈,作为一个在这里不知道生活了多少代的北京人来说,我没听说过 此说法;糕点、点心怎么说的都有,不然“点心匣子”这词儿哪儿来的?不过老北京人喜欢说“饽饽”倒是真的,过去的糕点铺通常都叫饽饽铺。据说饽饽是满语,是满族人对面食的统称;但好像蒙古族也这么叫,因为早在元朝,北京城就有”饽饽“这个词儿。元世祖忽必烈改金中都为元大都后,北京市面上就出现了以“蒙古饽饽”为主的点心;到了清朝又有了“满洲饽饽”之说;当时的老百姓私下里统称为鞑子饽饽!

可见饽饽一词流传了很久,但现在基本上没人说了!其实过去不光管点心叫饽饽,大部分面食都叫饽饽,烙的面墩儿叫硬面饽饽,也叫墩儿饽饽(老北京传统小吃之一,现在还有卖的);蒸得的馒头叫饽饽、花卷儿叫饽饽,窝头也可以叫饽饽,枣馒头叫枣儿饽饽,馅儿馒头叫馅儿饽饽;甚至连饺子,都叫煮饽饽!“老北京有句话叫“见着煮饽饽都不乐”,形容一个人老是不高兴,其实指的就是饺子;因为“好吃不过饺子”,这是“最好”的饭食了,看见它您都不乐,还有什么能让您高兴的?

虽然都叫饽饽,都是面做的,但相比于馒头花卷儿,糕点类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口感更好,自然比普通面食贵重。所以老北京人串门,尤其是拜年,除了拿点儿茶叶、水果、酒水之外,提两个点心匣子,也是格外有面子的!有需求就有市场,因此老北京诞生了很多知名的“饽饽铺”。过去的饽饽铺字号有特点:大多以“斋”字命名,像清顺斋,大生斋,祥茂斋......等等,后来正明斋,瑞芳斋,桂英斋,毓美斋和芙蓉斋还并称为北京城五大斋!到了清末民初,朝阳门外的永兴斋饽饽铺专做满洲饽饽。

展开全文

这些店铺大多是自产自销,而且工艺严格,用料讲究,质量过关才能赢得好的声誉,您说对吧?据说当年那些著名的饽饽铺,讲究用西直门外的元顺成粮栈的面粉,前门外义记糖庄的 冰糖( 最好的冰糖叫做“石里冰”) ,油得从裕盛公白油局子进货,连木炭都得是京西山区的木炭……。永兴斋还对饽饽进行创新,开发出了芙蓉奶油萨其马、七宝缸炉、八珍糕、奶油棋子、桂花劳脯、卧果花糕、金线小油糕、蜜饯上品、细小饽饽等糕点。

当年的饽饽铺要在门首挂 汉、满、蒙三种文字的牌匾,以示正宗,因为北京的饽饽就是在这三个民族糕点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中发展而来的!说起老字号饽饽铺,不得不提“正明斋”,我觉得这是北京最牛饽饽铺、也是笔者小时候的最爱。光我认为也不管用, 清末崇彝在《道成以来朝野杂记》里就把正明斋誉为北京最有名的三家饽饽铺之一。他们家就都是自产自销,尤其是“京八件”最为受喜爱。正明斋始建于清同治三年( 1864),创办人叫孙学仁。您看过当年的热播剧《渴望》没有?里面的男主角儿王沪生的扮演者叫孙松,正明斋创始人就是他的祖上。

孙学仁是山东掖县人,道光初年随父亲逃难到北京谋生,向同乡借了一些银钱,在前门外肉市摆酒滩。由于买卖实在,待人热清,生意越做越好。父子省吃俭用,几年后有了积蓄, 在肉市南头路东开设了正阳楼酒楼(此酒楼如今还在,没公私合营之前就是孙松他们家的),生意十分兴隆。同治三年五月,又在前门外煤市街开设了"正明斋饽饽铺",聘请名师,精选原料,精工细作,自产自销满汉饽饽。由于货真价实, 质地优良,产品问世后,备受各界青睐,并很快进成为进贡宫廷的御膳。其品种大致可以分为硬皮、油炸、酥皮、蛋糕、糖皮五大类, 达到数十种之多。

做工精细,用料更是极其讲究,比如桃仁必须是山西产的薄皮核桃,红枣用北京密云县的小红枣, 山楂只用 北京郊区的,以及专用云南的桂花等等。当然了,您也可以说当年是受运输条件的限制,远地儿的食材不一定差,只是怕运过来变质而已。但人家已经形成“固定模式”,事实也证明品质确实好。 最值得一说的是正明斋的蜜供,如今的蜜供只能叫蜜供条儿,因为都是粘在一起的大疙瘩。过去的蜜供论堂,是过年上供用的,要粘成塔形,小的几寸,大的有二尺多。别家的蜜供遇天气或屋里暖和,蜜就往下流,蜜供自行松散;而正明斋的蜜供,不论天气是冷是热,都不淌蜜、不松散,保持原样不变,且可放置月余而不变质;据说是往蜜里加了冰糖。

还有正明斋的萨其马也相当出名,过去也曾写作"沙其马"、"赛利马"等等,是将面条炸熟后,用糖混合成小块,外裹桂花蜂蜜。正明斋的萨其马松软香甜,入口即化。旧时的饽饽铺都是按时令供应节或应季的糕点,正明斋也不例外,比如正月十五前后才有元宵,早春二月生产太阳糕(春分是祭祀太阳神的日子),初夏玫瑰花、藤萝花盛开时,生产鲜花玫瑰饼、鲜花藤萝饼,五月端午的粽子和五毒饼,六月的绿豆糕、水晶糕、豌豆黄,八月十五的月饼,九月重阳的花糕,冬天的鸡蛋糕、桂花板糕,小年儿的时候也卖南糖(也就是糖瓜儿,祭灶用的),临近年关才做蜜供;此外也有常年供应的,如京八件、状元饼,干菜月饼、杏仁干粮、豆沙饼、套环、萨其马、芙蓉糕、蜂蜜蛋糕等。

清朝倒台后,没有了所谓的御膳,但民国时期的袁世凯、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军阀政客也喜吃正明斋的糕点,在民国初期该店的帐本上还赫然记录这袁世凯 未还的欠帐。据说张学良在北京居住时,就最爱正明斋的玫瑰饼,常派副官去订做。玫瑰饼也叫"内府玫瑰火饼",清初就已成为宫廷细点。京剧名家郝寿臣先生则最爱正明斋的鸡油饼。 可惜的是,正明斋已经没了,那一年想起他家的饽饽,专门跑到位于崇文门外芦草园的厂址,却听人说厂子搬到亦庄去了;然后跑到崇文门菜市场,发现正明斋专柜没了;又去了趟西单商场,柜台也撤了,从此就再没见过正明斋的饽饽。让人垂涎欲滴的萨其马也吃不到了!不仅正明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年赫赫有名的五大斋全都没了踪影,北京“饽饽市场”的头牌,已经被清光绪二十一年开张的稻香村所取代。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安卓神器揭秘:轻松扫描隐藏WiFi,解锁无线网络新体验! 礼花简笔画简笔画彩色 →

相关时空节点

網路使用量 揭秘!1GB可以用多久?流量怎麼看?

網路使用量 揭秘!1GB可以用多久?流量怎麼看?

07-25 💫 762
蜂蜜结晶了怎么融化?

蜂蜜结晶了怎么融化?

07-25 💫 197
西北干部李希 能否成“黑马”?

西北干部李希 能否成“黑马”?

06-29 💫 689